关闭菜单
计量NEWS
  • 首页
  • 新闻
    • 行业快讯
      • 头条新闻
      • 精选资讯
      • 通知公告
    • 专题报道
      • 编辑推荐
      • 商业专题
      • 技术前沿
    • 应用案例
      • 客户案例
      • 行业解决方案
    • 活动与培训
      • 活动日历
      • 活动报道
      • 线上研讨会
    • 计量周报
  • 计量技术与设备
    • 接触式测量
      • 三坐标测量机
      • 手持便携测量设备
      • 夹具与固定装置
      • 接触式测头与关节臂
    • 光学与非接触式测量
      • 三维扫描系统
      • 激光跟踪仪
      • 光学干涉仪
      • 摄影测量
      • 影像测量系统
      • 激光雷达
      • 光学传感器
      • 激光传感器
      • 机器视觉传感器
    • 工业CT与X射线检测
      • 工业CT
      • 二维X射线检测系统
    • 表面光洁度仪与量具
      • 表面光洁度仪
      • 量具
  • 机器人测量与自动化
    • 多传感器测量系统
    • 自动化应用
    • 自动化系统配件
  • 增材制造
    • 增材制造设备
    • 材料与配件
  • 软件
    • 测量分析与检测软件
    • 数据处理与编辑软件
    • 逆向工程与三维设计软件
    • 质量管理系统
  • 资源库
    • 技术资料
    • 产品应用手册
  • 知名企业
热点

真实货品泛化操作,“无人化”自主作业,梅卡曼德人形机器人自主取货方案全新发布

2025年10月24日

乔丰科技 × 中望软件:一场模具制造的”破茧”之旅

2025年10月24日

坤吾平台亮相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发布关键成果

2025年10月23日
在 Facebook 上 推特 Instagram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注册
  • 登录
计量NEWS
  • 首页
  • 新闻
    • 行业快讯
      • 头条新闻
      • 精选资讯
      • 通知公告
    • 专题报道
      • 编辑推荐
      • 商业专题
      • 技术前沿
    • 应用案例
      • 客户案例
      • 行业解决方案
    • 活动与培训
      • 活动日历
      • 活动报道
      • 线上研讨会
    • 计量周报
  • 计量技术与设备
    • 接触式测量
      • 三坐标测量机
      • 手持便携测量设备
      • 夹具与固定装置
      • 接触式测头与关节臂
    • 光学与非接触式测量
      • 三维扫描系统
      • 激光跟踪仪
      • 光学干涉仪
      • 摄影测量
      • 影像测量系统
      • 激光雷达
      • 光学传感器
      • 激光传感器
      • 机器视觉传感器
    • 工业CT与X射线检测
      • 工业CT
      • 二维X射线检测系统
    • 表面光洁度仪与量具
      • 表面光洁度仪
      • 量具
  • 机器人测量与自动化
    • 多传感器测量系统
    • 自动化应用
    • 自动化系统配件
  • 增材制造
    • 增材制造设备
    • 材料与配件
  • 软件
    • 测量分析与检测软件
    • 数据处理与编辑软件
    • 逆向工程与三维设计软件
    • 质量管理系统
  • 资源库
    • 技术资料
    • 产品应用手册
  • 知名企业
计量NEWS
首页»未分类»全面推进增材制造工艺链的整合

全面推进增材制造工艺链的整合

未分类 2025年9月23日163 查看

随着增材制造(AM)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技术,行业讨论的焦点正在从单一工艺改进转向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文结合EOS聚合物产品管理负责人Fabian Krauß与AM Solutions三维后处理技术负责人David Soldan的访谈,深入分析了D1和F1系统的协同开发及其在自动化、可持续性和可扩展工作流程中的广泛影响。

Fabian Krauß,EOS 聚合物产品管理主管

增材制造已从原型制作技术演变为可提供功能性、高性能组件的工业级生产工艺。然而,要将AM扩展为可靠的生产工具,仅靠打印硬件的进步远远不够。行业关注的重点已转向无缝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确保生产效率、一致性和经济可行性。EOS与AM Solutions的战略合作,打造了针对现代工业需求的后处理生态系统,实现了这一目标。

David Soldan,AM 解决方案负责人 – 3D 后处理技术

EOS作为全球工业3D打印的领导者,与拥有数十年精密后处理经验的AM Solutions合作,共同开发了D1和F1系统。这些技术可无缝集成到EOS P3聚合物平台,包括新推出的EOS P3 NEXT。F1系统还兼容所有EOS聚合物打印机。D1和F1不仅实现了去粉、筛分和粉末混合的自动化,更代表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智能化的数字制造方法,将高端打印与实际生产后处理紧密连接。

此次合作不仅仅关乎机械设备,更是对更广泛的工业领域向集成化工作流程转变的响应,旨在帮助客户在不增加复杂性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EOS 高速精准的 EOS P3 NEXT 与 AM Solutions 流程驱动的精加工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体现了双方对模块化、自动化制造的共同愿景,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端到端解决方案在AM中的必要性

过去,AM的评价主要集中在3D打印机本身的能力上。但随着行业期望升级,利益相关方开始关注打印完成后的整个流程。后处理曾是被忽视的瓶颈,如今已成为决定AM生产可行性的关键环节。

EOS聚合物产品管理负责人Fabian Krauß表示:“客户不再满足于打印出合格零件,他们希望系统能够以最少人工干预交付成品。D1和F1系统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它们是更广泛工作流程战略的一部分,重视一致性、可追溯性和产能,同时兼顾几何自由度。”

AM Solutions后处理技术负责人David Soldan补充道:“自去年11月首次展示开发进展以来,我们与EOS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两套机器解决方案将成为真正的行业变革者。”

通过将EOS可交换框架与智能自动化后处理链紧密结合,这一合作帮助用户充分发挥AM的价值,实现从CAD到清洁、可重复零件的全流程管理。

应对行业关键挑战

要使AM成为可行的生产技术,必须解决多个互相关联的挑战。随着行业从原型向大规模生产转型,对效率、一致性和成本效益的要求日益提高。最紧迫的问题包括可持续性、技能短缺、健康与安全合规以及对自动化的需求。上述问题相互关联,必须通过整体方法加以解决,才能充分释放AM的工业潜力。

可持续性尤为关键,企业面临减少材料浪费和提升工艺效率的压力。聚合物AM中的粉末再利用仍是重点,需要先进的处理系统以平衡质量与可重复使用性。同时,技术人员短缺使得简化操作而不降低性能的系统成为必需。健康与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尤其是粉末接触风险。自动化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自然选择,优化流程、减少人工操作,实现可扩展和可重复的生产。

EOS与AM Solutions的合作围绕这些核心行业需求展开。最终成果是一套智能自动化系统,特别是 D1 和 F1,它们与 EOS P3 聚合物平台(包括 EOS P3 NEXT)无缝集成。此外,F1 兼容所有 EOS 聚合物打印机。这些系统通过高效的粉末再利用解决了可持续性问题,通过减少人与材料的接触提高了安全性,并通过直观的界面(只需极少的培训)弥补了技能差距。他们的联合方案反映了行业向互联互通的端到端生态系统的广泛转变,使制造商能够负责任且可靠地扩展增材制造业务。

可持续性与材料效率

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AM的优势之一是减少材料浪费。然而,聚合物AM中粉末的高效再利用与回收仍是挑战。

AM Solutions开发的F1系统,通过筛选与混合工艺的独特结合,确保粉末的新旧混合比例可控、结果可重复。

Krauß 强调了这一进步的重要性。

AM Solutions 的技术是对 EOS P3 聚合物平台(包括全新的 EOS P3 NEXT)的完美补充。通过此次合作,我们的客户将获得端到端的生产解决方案,从而简化他们的生产工作流程,并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自动化是可扩展性的关键

随着AM产量增加,自动化已成为必要条件。人工去粉与处理工艺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会造成零件质量差异。

通过集成D1自动去粉系统,EOS用户可获得闭环处理系统,减少粉末污染并确保处理一致性。这一创新对航空航天、医疗和汽车等高要求行业尤为重要。

“客户不再仅仅询问零件生产本身, ”克劳斯解释道。“他们想了解整个生产链——如何管理,如何处理材料,以及自动化如何降低每个零件的成本。”

健康与安全考虑

AM粉末处理存在显著健康与安全风险,尤其是细聚合物粉末,可能吸入或接触皮肤。D1和F1系统减少了人工直接接触粉末,创造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Soldan表示:“我们很自豪能够提供既方便又最大限度减少接触风险的粉末处理解决方案。”

缩小技能差距

AM行业面临技术人员短缺问题,复杂生产流程管理需要高技能人员。通过简化和自动化流程,EOS与AM Solutions的解决方案减少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依赖。操作人员通过直观界面即可管理从打印到后处理的整个工作流程,提高可及性并降低人工成本。

未来合作的蓝图

EOS与AM Solutions的合作不仅是两台设备的开发,更为AM生态系统合作树立了标杆。凭借各自的专长,EOS在3D打印、AM Solutions在后处理方面的经验,这一合作为AM用户带来了切实价值,验证了AM挑战无法单靠单一企业解决。

Soldan 总结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结合专业知识,开发出了一种只有通过密切合作才能实现的质量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反映了增材制造行业的一个普遍趋势——强调集成、连接和无缝工作流程,而非孤立的创新。随着增材制造继续迈向真正的批量生产,像 EOS 和 AM Solutions 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总结

在 Formnext 2024 展会上,D1 和 F1 在其早期开发阶段首次亮相,为参观者提供了关于自动化增材制造后处理未来发展的宝贵见解。目前,这些系统已部署到部分测试合作伙伴处,以在实际条件下进行评估。这些系统能够以完全集成的方式进行除粉、筛分和混合粉末,标志着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开发应对可持续性、自动化、健康与安全以及劳动力挑战的解决方案,EOS 和 AM Solutions 不仅推动了后处理技术的发展,更塑造了工业增材制造的未来。他们的合作凸显了一个现实:端到端解决方案是释放增材制造作为可扩展生产技术全部潜力的关键。

正如 Krauß 简洁地指出的那样:“这不仅仅是改进后处理。而是重新定义增材制造生产工作流程的运作方式——从始至终。”

凭借这一创新与战略合作,AM整合进入主流制造的路径愈发清晰。

EOS 增材制造 访谈
上一篇文章海克斯康发布VG Software 2025.3,革新CT孔隙与夹杂分析体验
下一篇文章 国产力量壮大,先临三维扫描仪软件成功适配麒麟系统
Millie
Millie
  • 网站

相关文章

行业快讯

RealSense完成从英特尔分拆,携手NVIDIA加速物理AI与机器人技术落地​

2025年10月14日
行业快讯

机器视觉领先企业Summer Robotics完成A轮融资,加速Kortx平台研发应用

2025年10月14日
未分类

AI驱动智能夹具实现即时缺陷检测,效率提升250倍!

2025年9月23日
留言 取消回复

订阅计量News

通过提交信息,您将加入计量News的专业网络,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

请启用浏览器中的 JavaScript,以填写本表。
隐私声明 *
加载中
热门文章

Xtreme Manufacturing 借助3D扫描提升质量与检测效率

2025年8月6日1,632 查看

【改图】数字孪生如何重塑下一代制造的质量控制

2025年8月12日1,379 查看

先临三维FreeScan Omni无线三维扫描仪,单机实现三维扫描+检测

2025年9月12日1,355 查看
最新热门

Xtreme Manufacturing 借助3D扫描提升质量与检测效率

2025年8月6日1,632 查看

【改图】数字孪生如何重塑下一代制造的质量控制

2025年8月12日1,379 查看

先临三维FreeScan Omni无线三维扫描仪,单机实现三维扫描+检测

2025年9月12日1,355 查看
最新精选

真实货品泛化操作,“无人化”自主作业,梅卡曼德人形机器人自主取货方案全新发布

2025年10月24日

乔丰科技 × 中望软件:一场模具制造的”破茧”之旅

2025年10月24日

坤吾平台亮相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发布关键成果

2025年10月23日

订阅计量News

通过提交信息,您将加入计量News的专业网络,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

请启用浏览器中的 JavaScript,以填写本表。
隐私声明 *
加载中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
© 2025 计量News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204930号

键入关键词,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 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抖音

关注抖音账号

抖音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抖音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metrologynews@126.com

电话: 17376579771

微信

返回顶部